2023-034A:高雄市湖內區:大湖車站周遭、南明寧靖王墓、海埔聚落

地名由來有二說:

1.因為境內有一大湖沼,在湖岸內建莊而得名。

2.是日據時期,取長治(現大湖方面)、文賢(現圍子方面)兩地區名含義而定。

台17線195K位於湖內區

大湖車站縱貫線里程367.7K。上行車站:中州車站,下行車站:路竹車站)

車站雖以湖內區大湖里做為命名,但實際上距離大湖聚落尚有兩公里之遙,設站點位於高雄市路竹區甲南里,鄰近省道台1線,是湖內區居民對外交通要道。

19001129日:設立「大湖街乘降場」,位置於今竹湖陸橋下方。1916年因站場處於下坡,列車停靠屢生困擾而南移至基隆起373公里又879公尺處現址設站。1920101日站名配合更改為「大湖」,車站經過多次整建,最近一次為2020年。




省道台1線進入大湖地區的告示

湖內區公所


湖內區文賢國小的校園圍牆有一顯眼的蝴蝶裝置藝術品

教學大樓側面也有蝴蝶彩繪圖樣

南明寧靖王墓

寧靖王,姓朱名術桂,字天球,明太祖九世孫遼王後代。明末魯王監國時封為長陽王,唐王稱帝後改封為寧靖王。清康熙二年(1663)到台灣,建府第於赤崁樓旁(今大天后宮),後於竹滬一帶(高雄市路竹區)招民開墾。

清康熙22(1683)施琅率軍攻打澎湖,寧靖王知道大勢已去,決定以身殉國,而他的五位妃子更是早他一步投繯自盡,葬於今日台南市的五妃廟。寧靖王殉國十得年66歲,墓地不做特別的標示,以免清兵破壞。

現今王墓所在地是日據照和12(1937)被發現,雖然是空棺墓,村民還是在墓地四周圍建了一座四方形水泥土壘,以為標幟。光復後由竹滬、湖內兩村民籌資重建,將此地的一百多座偽墓和建成一大墓,即目前所見的狀況,無原貌可探察。現今所看到的墓則是在1977年由高雄縣政府所修建,並於1988年公告為古蹟。

入口處進來的中央步道將園區分為兩邊,左側是庭園造景區,右側是明寧靖王墓,庭園造景區設有林園、水池、涼亭,園區內花木扶疏、綠意盎然。

公園有兩棵由高雄市政府列冊保育的珍貴百年榕樹


寧靖王生平事蹟

墓園中央豎有「明寧靜王」碑石,左側幅及右側幅的位置以雙龍搶珠泥塑雕飾



墓園左、右兩側以珍禽異獸、鳥類、花草的泥塑



緊鄰明寧靖王墓的小土地公廟

石燈籠特寫

石獅

台28線起點位於海埔,總長49.6K,終點位於六龜區大津

騎乘Youbike抵達湖內海埔聚落

台灣日治初期,海埔地區為一(舊制)街庄,稱為「海埔庄」,隸屬於文賢里。昔日該庄北隔二層行溪(今二仁溪)與二橋庄、中洲庄為界,東與大湖庄、湖內庄為鄰,南邊為崎漏庄,西邊為頂茄萣庄、圍仔內庄。

1901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鳳山廳。19036月,該庄編入「圍仔內區」,隸屬於鳳山廳。1909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圍仔內區改隸屬於臺南廳。1920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海埔」大字,隸屬於高雄州岡山郡湖內庄(新制街庄)。

戰後湖內庄改制為湖內鄉,隸屬於高雄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310日,湖內鄉一分為二,本地區仍隸屬於湖內鄉。同年101日,高、屏分治,湖內鄉仍隸屬於高雄縣。20101225日,因高雄縣市合併為新直轄市高雄市,湖內鄉改制為湖內區,村亦改制為里。

海埔社區入口意象

位於海埔聚落信義路上的老街屋


女兒牆上幾何圖騰

花草泥塑,中間為鐘錶圖騰

進入仁愛街,此條路歷史悠久,沿路可以看到幾棟老街屋

楊家洋樓(仁愛街18巷6號)

騎樓柱外有著幾何形形狀的線條勾縫,上方還有八角浮雕

二樓陽台有著花瓶欄杆、昭和時期常見的山水畫,更有著盆景浮雕

騎樓迴廊特寫


馬背特寫

楊家古厝(仁愛街18巷22號)

約莫建造於昭和十年(1935),為傳統三合院,平面為單進雙護龍,正身五開間、護龍二開間。

護龍為出屐起步口廊、正身為出廍起,有步口柱之步口廊,步口柱上有著鋼筋水你組成的象鼻構造。


螺旋紋組成的門楣

典雅的鋼筋水泥石拱圈

步口柱礎雕塑成蓮花外觀

屋脊的花磚裝飾



劉家碾米廠彭城堂

建造年代約在二戰期間至戰後,是一棟坐東朝西的二層加強磚造建築。前身為碾米廠,目前此建築一樓作為理髮廳。

正立面都以洗石子為主,山頭為簡化的巴洛克形式,並以線條來豐富他的外貌。二樓凸出一塊陽台,欄杆的造型也相當別緻,只用金屬與鋼筋水泥組成兩層的樣貌

彭城堂也設計了內凹的次入口與陽台,站在建築左側與右側角度分別特寫


陽台上寫著「福」字


位於理髮廳的旁邊也有一棟古厝,別看它破敗的外觀,可看的東西應該超乎你的想像


馬背下方貼有彩繪磁磚

開有一扇圓窗

屋脊上黏貼的磁磚圖樣,提高了整座建築的可看性










正身特寫

堂號題字「鴻禧」,還有斑駁掉漆的字體

左護龍內部已經傾毀,但表面還留有原本建物有的構造。而右護龍已不存

花瓶的泥塑圖樣,下方還開有一個圓形窗戶

隱身在巷弄的一棟建物,其優美的女兒牆欄杆也是具有可看性


仁愛街1781號街屋

陽台已經毀去一大半,僅剩下左半邊


陽台窗雕飾



義成商店(仁愛街178巷8弄1號)

第一進為二層樓的構造,壯觀的立面,可見當年他的繁華



門聯底色為紅洗石子、堂號底色為黃色,並用白色洗石子串連整個正面。白色洗石子上還有繁複的紋路

弧線形的優美巴洛克山牆,由黃色與綠色洗石子妝點中央的家族姓氏

第一進美麗的鵝頭墜

建築側面特寫,可見正身不只一樓,可能還有二樓或夾層的設計

鵝頭墜更為立體,鳥與花籃直接與紅磚接觸

花磚特寫






劉家古厝

創建年代不詳,平面為雙進雙護龍,依照建築風格可研判當初為三合院,後再增建第一進,形成四合院

兩側山牆可看出豔麗的火形馬背搭配剪黏之霸氣劍獅


正身明間設計凹壽、裙堵與對聯堵貼上大片花磚牆、木窗櫺也維持著日治時期的樣貌。穿廊性質之半戶外門廳,兩側廂房牆壁為木板組成,頗為特別


劉氏宗祠

渡海始祖二正公於明永曆18(1664)自福建泉州同安縣十九都積善里白崑堡充龍社渡海來台,定居於鳳山縣文賢里月眉池篰邊庄(今湖內鄉文賢村),迄今有三百餘年,二正公育有三子-燦、蔭、愛,燦公世居文賢村,蔭公率子敬卿公遷居梓官鄉茄苳坑、赤崁,愛公生子克端(乞)公遷至湖內鄉劉家庄定居。自二正公遷台至今已繁衍十五世,堪稱枝繁葉茂源遠流長,宗親為弘揚祖德慎終追遠,乃興建宗祠以資紀念。

宗祠前方有遊樂設施供小孩遊憩

宗祠建築側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海埔教會

位於海埔社區和平路上,為具有百年歷史的長老教會,第一代建築為茅草禮拜堂,曾知曹與陳泉各約十二歲時,一同乘坐昔時之大車輪牛車到田裡載甘薯,二人在車上戲玩時,不料陳泉被曾知曹推倒,翻落大車而受傷,陳泉回家後稟告繼母說知曹仔欺負他等話,因此猴鬼就去作弄陷害曾知曹,使他生病,顯猴形使他全家驚惶,並偷吃曾家的米等等。經過三個多月久,受盡猴鬼苦楚,那時海埔地區已有人信主,其中,盧助兄弟向他傳耶穌,並說:「你若來信耶穌,猴鬼就不敢再來苦楚你。」因為已經有受猴鬼的苦楚體驗和不平安,他就接納,決心信耶穌。到禮拜日,他就經過二層行溪,到大甲禮拜堂參加禮拜,當他禮拜後回來,猴鬼果然不敢再來苦楚他了,他的病也得到醫治,因此其父親及兄弟全族都來信主,其他受猴鬼苦楚的人也相繼來信主,信主的人數於是大大地增加,就於一九○八年先在園子內設佈道所聚會,此為海埔地區設教會的緣由。

1910年教會設立,教會空間也因信徒人數增加而漸形不足, 同年八月作風颱,風勢之強足以將人吹過大水溝,當時是草厝的禮拜堂被吹倒,會友經商議後,決定進行購地事宜。第二代建造於1912年10月,林茂榮傳道師任內,以魯古石屋頂覆蓋紅瓦。

此為三代洗石子禮拜堂,由於第二代禮拜堂益形狹小,因此發起建堂事宜,以高雄新興教會為模型。1952年11月2日動工。1953年3月9日竣工。完成面積52坪之禮拜堂。1953年12月1日舉行獻堂典禮。2003年6月29日在舊教堂做最後禮拜。 2003年7月6日起在園仔內新教堂做禮拜。









目前所見是第四代的教會建築,位於和平路上。第三代舊堂位於仁愛街上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