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7A:台中市梧棲區老街巡禮

古稱「竹筏穴」,又名「五叉港」,而地方賢達雅士更取「鳳飛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雅意化為梧棲。

梧棲最早之屯墾開始於清朝康熙末年,當時僅有少數來自泉州府安溪、晉江、南安等地的中國移民前來開墾,到乾隆年間開始與福建有帆船往來,開啟海上貿易新頁,而商賈也紛紛前來設立行棧從事經濟貿易,到了乾隆末年,梧棲已初具街鎮雛形。

清道光年間,因港務日漸鼎盛,遂扮演中部帆船貿易樞紐的腳色,當時街上航棧林立,頂、下車埕貨物堆積如山,運貨的牛車日以千計,繁華達到顛峰。

梧棲於到光年間稱「鰲西」,屬「大肚中堡」,至清光緒年間,改稱梧棲港。日人據台後,1920年全台行政區改制,將本鎮與沙鹿之鴨母寮兼併改稱台中州大甲郡梧棲港街,光復後更名為「梧棲鎮」,2010年台中縣市合併升格後,改為「梧棲區」。


搭乘火車至沙鹿車站,再轉乘公車至梧棲

梧棲老街


老街入口意象

梧棲老街起初發展於頂橫街,是目前這條街上尚存的清領時期建築,而其他同期建築因1936年的大地震而損毀,現在本街的建築呈現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

梧棲是個「風頭水尾」的地方,自清康熙末年時期便有先人開墾,除了農地拓墾以外多以討海為生,至清乾隆五十年的海岸曾是中部重要的稻米輸出港,自始梧棲港街便開始成為梧棲的行政及商業中心,民間信仰也隨之興盛。

西元1935(昭和十年)地震後經由「市區改正計畫」拓寬街道,當時「梧棲官 更派出所」、「梧棲郵便局」、「梧棲街役場」皆坐落在這條街上,直至1950年代,國民政府遷台且經實施臺中港都市計書、街市發展及行政機關轉移至文化路上,導致梧棲街繁華景象逐漸退去。

儘管如此,近年來社區營造意識抬頭,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及文化資產的保存活化再利用,梧棲街的故事將會更加精采地述說下去。

街屋風格大約都是日治後期的現代主義與折衷主義之間,街道上老街屋大多數為關刀山大地震後重建的街屋。

梧棲路12、14、16號連棟街屋

梧棲路30、32號磚造房屋

梧棲路85、87、89、91號連棟街屋

陳明貴舊宅(梧棲路85號)

陳明貴(1891~1932),曾任日治時期第六、七屆街長及地方主要職務,其文筆口才俱佳,常以文會友,並愛揮毫,自書對聯「育好兒孫耕與讀」「德尊賢聖孝兼忠」訓悔後輩,並取自宅為「育德堂」,對道德學問的重視,可見一斑。

梧棲路96、98、100號連棟街屋

當地人習慣以「梧棲街仔」或「梧欉街」來表示現今的梧棲路一帶,現在所見的街道,是在1935年中部大地震(亦稱墩仔腳大地震),街道上的傳統統建築幾乎全數震毀,地震前的梧棲街建築多使用土埆、磚、木等材料建造,地震後經由「市區改正計劃」拓寬街道,重建後以日式二層樓之混凝土洋房建築為主,具有「日治時期街屋」的代表性

建築立面並非巴洛克風格或裝飾派(Art Deco)的風格,而大多於表面施以各種色澤的洗石子手法妝點,加上幾何形狀的門窗立面,僅少數幾棟加上裝飾圖案點綴,具有簡約的線條美感,騎樓柱樑以鋼筋混擬土工法,牆面使用「編竹夾泥牆」,具有輕量及隔熱的特性,加上可以讓行人不怕雨淋的「涼亭腳」,適合悠閒慢步走入歷史。

梧棲路104號街屋

蠻有看頭的街屋立面

梧棲路109號街屋

梧棲路137、139、141、143號街屋

梧棲路150號街屋

此棟街屋主人為林吉安,三連棟的規模加上二樓的陽台,氣勢不凡於其他街屋


梧棲路154156號街屋



老街藝文廣場與其彩繪

大船入港

梧棲走大轎


鰲西創生小基地(鰲西路14號)

另一側的牆壁為漁村風情3D立體彩繪壁畫




民宅牆壁也融入漁村風情元素的創作



梧棲朝元宮

梧棲朝元宮廟宇建築歷史最早可追朔至迄今一百五十多年前,當時廟宇位置並非現址,於1864年才移建到現址。昔時鹽務司爺由湄洲天后宮昇天洞恭請而來一尊木雕媽祖神像,稱為「開基媽」。根據考究,「開基媽」為台灣最早時期的媽祖神像之一,至今已有330年的歷史。



宮內現存媽祖神像10尊,分別是湄洲媽、開基媽、水郊媽、船頭媽、眾街媽、食祿居媽、平安媽、港媽、鎮殿媽、英烈媽。

梧棲旱期的居民主要是從事漁業維生,朝元宮大殿上「永康四海」之匾額是最好的寫照。匾額寬約200、高約65公分,木製橫匾,拼接而成。字上亦見拼接痕,字和板痕一致。中行片狀陽文金字「永康四海」,上款陽刻金字「同治歲次辛末孟夏吉旦」(1871),左側有一陰刻璽印。下款陽刻金字「泉郡晉邑祥江商船戶蔡隆順敬酧」,左側有兩陽刻璽印。匾有龍紋框,以及二麒麟回首斗座,座斗位置顛倒,匾體似有修復漆痕。

「功同覆載」匾:寬約190、高約70公分,木製橫匾。中行片狀陽文楷體的「功同覆載」;上款陽刻金字「明治戊申年孟秋穀旦」(1908),明治戊申四字旁有印款;下款陽刻金字「梧棲港區街長林嘉興敬立」,款下有兩璽印,「林印」為陰刻,「嘉興」為陽刻。未見拼接跡象。斗座架於樑上。

「慈雲遍地」匾:寬約200公分、高約100公分,木製橫匾。中行為笑竹陽字楷體「慈雲遍地」,「雲」和「地」字能見毛筆破鋒;上款陽文金字「大正七年同月穀旦」(1918),正字旁有一璽印;下款陽文金字「臺中市民有志一同正五位勳四等三村三平謹書」,款旁有兩璽印。匾身未見拼接,可能為整料製作。匾框為龍紋,匾額兩側則是鳳凰透雕,但應為神龕一部份,與匾之年代不同。匾面上方有雙鳳朝日透雕裝飾,斗座置於樑上。

梧棲真武宮

廟埕前方空地是清朝時期梧棲進出梧棲港進的牛車停靠所,稱為 「車埕」。

屋脊泥塑

三川殿門面尚為木作,是為硬山式建築,大木結構造型典雅,瓜筒造型優美,屬泉派之作法,線條流暢簡潔,細部裝飾樸實素淨,完全展露地方匠藝的傳統風貌。

正門還有栩栩如生的石獅子,為咸豐六年(1856)的古物

花草與人物彩繪




沿著巷弄牆邊,很多各式各樣的虎爺彩繪公子,彷彿列隊歡迎遊客的到來



「威昭瀛嶼」匾,平定戴潮春事件後由當時彰化縣官員所贈。上寫「威昭瀛嶼」、「同治元年陸月統帶淡勇防甲進攻梧棲海埔厝等庄二年十一月隨同丁觀察克復彰城皆叨」,下款刻有「神佑同治三年三月吉日信官王楨、鄭榮叩謝」,因當時梧棲有其戰略地位及對外貿易之利,為平定該事件的重要據點。

依梧棲真武宮的樑籤,此廟是道光29年(1849)己西年由集順號正董事蔡大聘、蔡虎班、副董事蔡金鈔、蔡金輟等人建立。

「慈世文琴」的匾額則是日治時期所贈,信徒感謝消除鴉片癮而酬謝

大正癸亥年(1923年)梧棲街長林嘉與所獻之北極樞機匾

權握天樞匾



馬少爺公大型泥塑

七府王爺的王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