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A:北部濱海公路單車之旅(01)-新北市三芝區路段(14.0K~22.0K)
2015/09/02(三)~09/03(四),旅程總共兩天,從淡水(台2線起點)騎到貢寮的三貂角並折返回福隆結束行程,以下是這兩天的路線圖:
Day 01 兩鐵運送至樹林車站-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基隆市
Day 02 基隆市-瑞芳-貢寮-福隆-三貂角-福隆(收束行程)
12:31 進入三芝區境內
指標位於台2線14K處
12:40 三芝淺水灣公園(台2線16K處)
由淡水沿著北海岸公路往北行,穿過起伏的丘陵後,映入眼簾的第一處海灣即為「淺水灣」。此處海岸線呈西南、東北走向,形成一個灣澳,左半邊為沙灣,右半邊為岩岸,岩岸邊潮間帶,則是各種海中生物悠遊的天堂
周邊更有多家富有異國情調的咖啡屋與民宿,是遊客歇腳賞景的好去處。
13:29 三芝區公所
三芝福成宮
位在三芝埔頭老街,創建於1919年,經過多次的修建,廟中主祀神祇為天上聖母,鄰近民眾多稱為「埔頭媽」,並配祀有註生娘娘、五穀先帝及福德正神等神祇。
本奉祀於台北府城天后宮,後因日據時期因實施市區改正而棄於官廳,福成宮竣工落成後即迎至廟中供奉,多年來香火鼎盛,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
根德水車生態園區(台2線18.5K處)
園區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盧根德,他曾任庄長、台北縣議員、台灣省議員,對三芝地區奉獻很多,備受鄉親們的愛戴,死後居民為了紀念他,水車園區便以他名字為命名。
三芝區總共有六座水車園區,這裡是其中一座,位於八連溪下游,這裡的水車為三連式水車,因為位處三芝的平原地帶一座水車的力量又不足以牽動發電機的情況下,於是先民便設計出這座旋轉的力量增加三倍的三連動式水車,做為發電之用,目前的公園也是由這三座水車供電,達到推廣環保的概念。
水車旁邊有一座水碓,與水車相生相息。它是一種搗米的水利工具,利用三聯式的水流力量,能夠自動去除穀物外殼或米糠,以產生潔淨的白米、減少人力
這座根德拱橋,於2014年6月完工的景觀橋,跨越溪流兩岸
根德橋上面眺望兩側優美的景色
福德水車生態園區
三芝水車文化景觀中最大的水車園區,座落於三芝遊客中心對面,佔地0.6公頃,此處結合「觀光」、「生態」、「健康」三大主題,不僅可享受山林鳥野間純淨的氣息,周圍所視更是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水車設施於2004年10月竣工,早於福德水車生態園區闢建,靜靜緩慢地一格一格順水轉動著,不僅訴說著早期農業發展的歷程與痕跡,也多了一份靜謐和知性的氛圍。
休憩亭,名為「宏觀亭」
從虹橋看對面的宏觀亭
這裡有一座橫越八連溪的虹橋連接兩岸
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
位於先總統李登輝的老家興源居前方,占地廣闊,周遭綠意盎然,闢有生態池、草原生態區、兒童遊戲區等遊憩設施;館內設有三芝開拓館、采風館等兩大展館,以實物、圖文呈現三芝開拓發展、歷史沿革、風土人文等,並展出三芝的名人生平事蹟,像是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第一位國際音樂家江文也、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以及立法委員盧修一。
主體仿造唐代建築設計,將園區打造為一處古樸舒適的休息空間,並提供旅遊諮詢、展場介紹、資料索取等服務。
門口設有販賣部,有當地的特產及伴手禮可以購買
這一區用藝術造景來展現三芝的自然景觀資訊,讓外人來到這裡可以對當地的環境能夠大致上理解。
先民的家屋聚落等人文風景介紹
這裡介紹早期居民的生活型態
三芝的地理資訊、海岸景色
使用自然造景與泥塑玩偶,真實呈現早期居民的生活型態
這裡陳列藝術家創作的作品
看到這個模擬的生態環境有如身歷其境一樣,可以來這裡拍照打卡一下!
接著來到名人文物館,介紹在三芝出生的四大名人,藉著他們的生平故事,讓遊客了解更多關於三芝的佳話美談,彰顯三芝地靈人傑出名人的好風光
台灣醫學開拓者-杜聰明
音樂奇葩-江文也
戶外放了一台汲水器(水挾器),不過目前不能使用了
大沙坑區搭配了彩色馬賽克磚藝術裝置
此處為園區生態池,木棧步道可通往李登輝故居
興源居-李登輝故居
主體建築為傳統式閩南三合院,建物為私人所屬,屋外庭院有石桌、石椅和一頭石牛,門前的曬穀場是當年李登輝擔任總統時,每逢農曆新年,親自發放紅包袋給鄉親的地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