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B:北部濱海公路單車之旅(02)-新北市石門區路段(22.0K~34.8K)
話說石門區:
地名的由來,源於此地境內有一海蝕洞,形狀近似石門,所以稱之。清康熙年間,石門即見之於鄭開極之「福建通志」,石門即膺選為淡水外八景之一。後來改制本區為「石門庄」。二戰之後改設「石門鄉」,隸屬於台北縣政府。2010年底因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轄下的石門鄉改為「石門區」沿用至今。
路線:三芝、石門區界(22.0K)-->白沙灣休憩區(23.0K)-->麟山鼻休憩區-->石門婚紗廣場(24.3K)-->富基漁港(24.5K)-->富貴角燈塔(25.0K)-->和昇會館戶外園區造景(27.5K)-->石門洞、石門漁港(28.7K)-->草里社區(33.0K)-->金山區界(34.8K)-->跳蝕景觀綠地(37.0K)-->往金山方向景色
14:50 台2線22K處,進入石門區
石門區入口意象
14:54 白沙灣休憩區(台2線23.1K處)
位於麟山鼻與富貴角之間,此地的沙灘長達1公里,沙白水清,為夏日戲水、潛水、玩滑翔翼、風帆、跳傘的好去處。
沙灘上的一整列白色帳篷是需租借並附上草蓆,也提供
我沒有參與水上活動,只有純粹欣賞這周遭的景色
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富貴角的氣象站、燈塔
沙灘旁有白沙灣遊客中心,內設遊憩探索館、多媒體放映中心及電腦解說系統,還有衝浪、風帆等互動式體驗區等,介紹北海岸的地質生態與旅遊景點。
大白沙海岸咖啡館,入口還有船型的裝置藝術
自上方眺望的白沙灣景色
漂流木燭台雙嶼,使用莫拉克風災帶來的漂流木將剩餘料堆疊起來,再加以雕刻燭台雙嶼,周邊海浪用樟木屑鋪陳,展現家庭和諧溫馨,走道旁邊有股木頭香味呢!
白沙灣的遊客中心旁還設有「北海岸海灣探索館」館內介紹北海岸風景。有六大主題區,包含驚艷北海岸、地景奇觀大探索、深海奧秘大發現、北海岸的知識叢林、乘風破浪、藝術家的秘密基地
14:52 麟山鼻遊憩區(台2線23K左右)
距離白沙灣不遠,為北海岸延伸出的岬角之一,由此可展望壯麗的海岸風光。此地地質景觀與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包含風稜石、沙灘、沙丘還有各類濱海植物、潮間帶生物等,區內也設有自然步道及解說碑,供遊客進行生態踏查。
放眼望過去仍是海岸沙灘景色
麟山鼻步道海拔高度約30公尺,麟山鼻與富貴角是台灣北部的兩大岬角,分別位於白沙灣的兩側,八十萬年前附近一代火山爆發,因而此處形成了向外海延伸的岬角,當地居民稱之為「鼻尾鼻」與「鼻尾頭」,直到日據時期改稱為「麟山鼻」,此處佈有大量的安山岩火山遺跡。
這裡是石滬區,是早期當地居民砌石圍捕魚用的石滬
15:43 沿著周遭產業道路即可抵達麟山鼻漁港,在這裡來個景色特寫
15:56 石門婚紗廣場(台2線24.3K處)
鄰近富基漁港,是北海岸第一座婚紗廣場。石砌廣場以純白的矮牆、拱門、造型迴廊加以妝點,映襯背後全景的碧海藍天,讓人宛如置身地中海小島,不自覺洋溢出浪漫的幸福氛圍,是北部熱門的婚紗取景之地,也是許多情侶出遊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此白色迴廊造型的拱門,適合小倆口在這裡許下相愛的承諾
看來看去很希臘風格的拱門柱
海岸鐘樓
造型拱架與周遭的海岸景色融合為一體
這裡更清楚的看到富貴角地區的景色
16:06 富基漁港(台2線24.5K處)
位於富貴岬,原本只是一處小漁村,後來因富基漁港盛產魚蟹海鮮,才逐漸打開知名度。1995年成立直銷中心後轉型為觀光魚市,遊客能夠在這裡購得最新鮮且廉價的活魚產品。
漁港以從事近海漁業為主,富基漁港不同於其他漁港之處在於它是以『捕蟹』聞名,光花蟹富基漁港去年產量就有320餘公噸,此外諸如章魚、龍蝦、大蚌等新鮮漁獲的產量也相當豐富,漁港佔地不大,平常大約只有40至50艘漁船,而船隻通常會在下午5點返航
富貴角由來:
原俗名「打賓/ta-pin」,相傳始為平埔族巴賽族語言。而今富貴角之名,則得於荷蘭人對該地的稱呼「Hoek」(意即岬角)。後人取其譯音稱為「富基角」,閩南移民再以音近之「富貴」二字代之。
16:21 台灣極北點-富貴角(台2線25K處)
富貴角是台灣本島的極北點,是全台風稜石最發達的地方,風切及海蝕堆堆蝕出特殊的沙丘海岸,景色特殊而迷人;岬角上設有八角形的富貴角燈塔,為軍事管制區,遊客只能在外圍觀賞,而附近的富貴角公園闢有觀賞風稜石的步道,除了多面細緻的風稜石四處錯落外,沙丘下叢生的天然菊與無垠的碧海藍天相輝映,成為一處遊人如織的濱海公園。
燈塔辦公室
有階梯能走到燈塔上面一探究竟
一般的燈塔都是白色的,但是在這裡卻被塗成了黑白相間的顏色,這是為了方便船隻辨識燈塔,並且再加裝了強力的霧笛,這種設施原本是在大油輪上,在海上碰到濃霧時,開啟霧笛可以警告附近往來船隻避免相撞,設在燈塔中的霧笛當然也可發揮同樣的作用,只要遇到濃霧的氣候,不管白天或晚上,都可以打開霧笛,每隔一分鐘霧笛便可以響笛一次,每次長達五秒鐘,音量可遠及四海浬(約七公里)的外海。
無線電標杆
遠處岬角可以隱約看到石門風力發電區
下方的海域可以看到規模最大且壯觀的風稜石,因八十萬年前大屯火山噴發所遺留的安山岩,經由東北風長期挾帶細沙吹襲磨蝕,造成平坦的蝕面,若風向改變就會形成尖銳的稜角,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風稜石。
16:35 沿途看到心型池塘
「富貴角風藝術營區」於2015年富貴角燈塔開放參觀同時,將廢棄營區改造成藝術營區,裡面有展示空間、咖啡休閒館,還有DIY彩繪風箏,下圖可見外牆有好幾隻魚類的裝置藝術。
驅車往石門市區途中,在27.5K處經過和昇會館,為遊輪式建築外型,加上戶外大型藝術裝置主題園區,於今年7月開幕。(以下圖片擷取自網路)
在戶外特色園區有很多能夠拍照打卡的裝置藝術,以下來一一介紹:
挪威水晶教堂
小型的比薩斜塔
台灣最北疆的風車
敲響幸福之鐘
水池上矗立希臘女神維納斯
美國自由女神郵筒
17:00 進入石門市區,前方為石門國小陸橋
17:04 石門區公所
17:06 石門洞的站牌
17:07 石門洞風景區(台2線28.7K處)
北海岸公路行經石門之後,可以看到對面路旁的石門洞,洞高約8公尺,由集塊岩構成,原本沉沒於海底,水蝕成洞,後因地殼上升而露出地面,至今仍不斷的上升,地理學上稱為「海拱」是一座會長高的蝕洞。
休憩涼亭
這一顆一顆大大小小的石頭所組成,就是石門洞的特殊景觀「跳石海岸」,相傳以前公路未開通時,到金山的旅客皆須跳石而過,而有「跳石海岸」這個名稱
景觀拱橋,有一個浪漫的名稱為「情人橋」
石門洞旁邊有階梯可上去
登上石門洞頂可以看到無垠的海景還有蜿蜒的淡金公路
涼亭、景觀步道、拱橋、海巡署石門安檢所
整個海景礁石、遠方的富貴角都能看見
位於石門洞旁邊的五龍宮,主祀無極混元祖師,即玄玄上人為主神,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石門洞旁邊的石門漁港,有步道連接兩地可以抵達
接著繼續驅車前往下個鄉鎮-金山區,以下沿途特寫景色
17:49 行經草里路段,旁邊是草里漁港燈塔,旁邊還有一塊「石門茶鄉傳千里」的招牌,因為石門早期也有採收茶葉,現代較為式微,都已經被高山茶葉所取代之。
17:58 此處開始進入金山區的範圍:
金山區有三寶「地瓜、芋頭、茭白筍」其中芋頭遠近馳名,因此公路旁有芋頭造景。
遠處可以看到金山街區與獅頭山景色
18:12 前方巍峨的山景
18:13 從淡金公路俯瞰下方的田野景色
上一篇:北部濱海公路單車之旅(01)-新北市三芝區路段(14.0K~22.0K)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