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B-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337)
旅行日期:2018/02/13 (二)
南田村介紹
南田村舊名Ljupetje(斯路博吉),位於本縣最南端而得其名,舊時曾發生數起歷史事件,本村是唯一臨近海邊的村落且為世界唯一南田石產地。
村民主要來自屏東縣牡丹、台東大武、達仁三鄉的南排灣或東排灣群,因為這是新移民地,沒有世襲的地主,所以這是台灣地區極少數沒有世襲頭目與貴族度的排灣族部落。
此外,這裡也是著名的古道「阿朗壹古道」的起點,不僅是台灣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古道,更是台灣最後的海岸原始森林。點我進入阿郎壹古道
▲部落導覽地圖
部落的入口迎賓牆
告誡族人應該守護與傳承他們部落的有形與無形的文化遺產
接著來到加納札凡大頭目的家
加那札凡的祖靈屋
祖靈屋是頭目階級專有的附屬設施,是各種祭祀祝禱的場所,也是神靈、祖靈與人溝通的所在,是排灣族人精神信仰的中心
加里腦頭目屋
南田部落客廳
房屋非常多裝飾,讓人不禁多看一眼
外牆有點像是點畫的感覺,它是用小石頭拼貼而成,非常細膩!
多功能活動中心
南田部落招待所,上方竹編,下方是用當地的南田石堆積而成
台灣最東南方的教堂-南田長老教會
南田樂齡書屋
以石板蓋成的書屋,裝飾以具部落文化象徵意義的百步蛇、太陽、陶壺等,南田社區發展中心也在這裡。
走在路上你可以看到靠山這一側的圍牆是用鵝卵石堆疊而成,非常特別
南田村彩繪牆
部落居民近年來進行社區營造活動,將村落定位於觀光的小村落,發掘景點規劃生態之旅與文化知性之旅的觀光計畫,並且將兩旁的擋土牆藉由圖騰的表現以突顯原住民文化意象及內涵,並且以故事型態說明部落的歷史、人文的發展,讓遊客能夠更了解南田部落。
首先介紹南田村七大家族頭目
接著再以說故事的方式呈現部落過去發生的一些歷史橋段
部落原名「魯博吉」,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部落,在荷據時期就有其記載,當時是非常活耀於東南沿海,因剽悍而出其名,後率其遺族卡那比派其呂道到金花寶樂銘坐鎮本部落,現在的部落是由七大加足陸續遷來而形成,以排灣族為主的原住民臨海部落,也包含漢系民族及外省二代。
阿美族源自恆春遷徙時,也經由卑南覓古道沿海路大舉遷移到現在的台東馬蘭一帶,沿海的到東河,縱谷的到電光利吉、瑞穗。當時乍看之下蔚為壯觀陣容龐大,可謂最浩大的一次民族大遷徙。
據傳述由巴丹島至蘭嶼的獨木舟一行,遇到強風巨浪,獨木舟不堪巨浪沖擊損毀,上岸求救獲在地居民援助,獨木舟毀了也回不去索性與當地住民混居,當時取名「巴頓部落」。
平埔族系由屏東萬巒,經由恆春後,再由古道翻山越嶺途經本部落,當時亦受到魯博吉族人的保護,平安來到達現居地台東池上一帶,當地還留有當時遷徙的故事及記載。
在荷據時代,1629年的時候,當時荷蘭船艦由台南安平港轉進東部後山,因船隻遇到颱風擱淺,受到當地在地原住民斯魯博吉相助而獲救。
清領時期曾派兵撫番而成立南王朝就是經由卑南覓古道進入後山,沿途設置多處營站,本村為進入後山的第一站,也是當時清兵補給重要路線。
日據時代,日軍登陸後山,進入本部落領域,未經族人同意,設置阿朗壹駐在所,遭到族人強烈反彈,不幸駐在所之日警及眷屬全數遭到族人殺害,以致發生當時震驚日本及全台的阿朗壹事件,受害的日本人全數葬於本部落「角那處」臨海的地方。
排灣族祖靈雕刻
這一系列的彩繪牆讓你更了解南田部落唷
位於台26線上的南田海岸,此處為阿朗壹古道北端由台東南田至旭海,是台灣目前僅存的一段沒有公路的海岸線,短短幾公里中海岸海岸型態多變,有懸崖、沙灘、礫灘,還包含眾所皆知的南田石,係過去原住民主要古步道,並且是綠蠵龜上岸產卵的地方。達仁鄉飛行傘遊憩區觀光步道,位處達仁鄉人文自行車道南田海岸山脈,海拔約100公尺,步道長約500公尺,為遊客體驗觀賞海景之最佳秘境。
南田海岸親水公園
濱臨太平洋沿著海岸闢建的海濱公園,從道路延伸至海岸,公園內有觀海台,讓遊客可眺望太平洋,園內花木扶疏,綠草碧茵。
旁邊有座木造觀景台
南田人文景觀觀景台
部落裡有一處絕佳的觀海景點,在村莊山坡上的「觀海亭」,早期是獵人休息的空間,如今是觀海最佳據點。
站亭上往左看是台東縣太麻里海灣。
往右看是屏東縣觀音鼻海灣
接著走這個步道上去
爬上階梯繼續閱覽周遭美景,上面還有一個觀景台
越來越高囉,視角逐漸改變
爬上第二個觀景台
爬上觀景台後往屏東西邊山區方向眺望,重巒疊嶂的景色,讚嘆大自然之美,令人覺得心曠神怡
這裡不論怎麼拍都是一張漂亮的風景照,也適合闔家光臨來這裡拍照打卡喔
南田瓊崖海棠夫妻樹
2008年被縣政府列為「百年老樹」重要資產列管保護樹種之一,曾被鑑定為全國瓊崖海棠樹群最老的一棵。2010年老樹枝幹脫水嚴重,最終乾枯死亡。老夫妻樹雖死,但其特殊樹形,加上周邊地景,形成獨特美感,成為部落明星之一。
南田海岸盛產的南田石,是東部海岸獨有鵝卵石海灘,全長近1公里,每顆石形渾然天成周圍景色優美,讓人不禁陶醉於其中
斯路博吉橋
達仁溪橋與前方山景特寫
台26線93.500K通車終點-台東縣達仁鄉安朔村
屏東縣政府將觀音鼻及阿塱壹古道劃入自然文化保留區,因此旭海至下南田7公里路段並沒有通車,加上因為生態及軍事的因素,加上該處人口稀少,未來也沒計畫興建公路。其中,尚未修築的「旭海-安朔」路段即為舊時所稱「瑯嶠卑南古道」中之「阿塱壹古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