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8C:東濱騎步走(03)-東河鄉興昌村、東河村(341)

旅行日期:2018/08/08 ()
興昌長老教會
1949年建堂至今近70年,藍白色系的圓頂教堂,顯的特別繽紛活潑,帶點希臘異國氛圍。

東河的釋迦
除了耳熟能詳的東河肉包外,釋迦也是非常有名的喔。這是有故事的:
以前柑橘和鳳梨是台東的重要經濟果樹,不料國內柑橘生產過剩、外銷量逐年遞減,又遇上黃龍病蔓延,鳳梨也因成本提高,果價卻未能上升,農民種植意願低落,以致這兩種水果的種植面積銳減。台東面臨農村蕭條,人口嚴重外流的困境,留下來的鄉民只好尋找替代作物。
沒想到釋迦這不起眼的果子,竟然能讓台東的農業經濟起死回生。有農民發現可用剪枝來調節釋迦的產期,於是同一棵釋迦樹可以分成兩次結果,一次是自然成熟的夏期果,另一次是人工調節的冬期果。
冬天氣溫低,日照較少,因此在樹上掛果時間長,比夏期果更碩大也更美味。就銷售角度來看,冬期果採收之後更耐放,並可避開夏天眾多水果的激烈競爭。分批採收,更能分散市場風險,避免盛產期的壓力。從此以後,釋迦年可兩收,成為台東農民競相種植的作物,從前種柑橘、鳳梨那些排水良好的土地,剛好也都適合釋迦生長。

如今台東縣境內從南邊的太麻里到北邊的卑南、東河,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釋迦園。南方的太麻里以大目種釋迦稱霸,北方的卑南鄉則以鳳梨釋迦馳名。

金樽遊憩區
金樽可俯瞰海岸全景,包含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以及附近的山澗峽谷,讓秀麗的景色完全盡收眼底,而這裡以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聞名,看似酒杯形狀的海灣,故取名為「金樽」,又因為形狀像船錨,也被稱為「錨島」或「錨狀礁」。
金樽擁有綿延3公里柔細的海灘,因海岸地形及浪頭波力強,近年,成為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場地,冬天約11-12月份時,就是比賽的季節了。
 沿途的山景
 金樽漁港
順益行快炒(晚餐)
抵達東河市區後,就準備吃晚餐,看著超大份量的便當,讓我忍不住大快朵頤了啦~
 這是鮮魚湯

小毛驢背包客棧
 牆上的畫作都是出自於老闆之手
 室內空間

 描繪原住民生活日常的畫作

對了,民宿老闆推廣天然有機食品,希望可以將此理念推廣出去,還有他也推廣綠能運動,希望對地球盡一份心力,這一本可以說是老闆理念宣達的畫冊唷。
宜灣卡片教堂插畫
 準備就寢儲備明天的體力囉,牆壁還貼有達悟族拼板舟的圖畫呢



一早就來吃東河包子囉
東河鄉公所

東河(舊)橋風景區
原名「吉田橋」,建於1926年,由台灣總督府指派台東廳土木課吉田技師進行規畫並建造,在該橋建成之前,吉田技師因病逝世,為紀念他的貢獻,當時將該橋特此命名為「吉田橋」,用途為連結東河部落和泰源盆地,為通往新港的唯一道路,由於橋的兩岸岩性不同,北岸為堅硬的石灰岩構成,南岸則是鬆軟的堆積層,河道中有巨大的石灰岩體。因此橋的北半段可設計為圓拱型,跨越河中及北岸的石灰岩,而南半段僅能設計成水架型。
目前舊橋規劃為東河橋風景區內的行人景觀橋,供遊客在橋上休憩賞景,且橋上有陳列藝術家創作的裝置藝術品。
東河橋下的馬武窟溪,溪水非常的清澈,旁邊遍布白色的帝王石(屬沉積岩的一種),在溪水上可體驗傳統竹筏的生態之旅。
當我們看橋下方的結構,北側為上承式拱橋,南側為一般混凝土梁橋
 從橋的北側出口旁邊的涼亭看東河舊橋
民宅牆壁的原住民特色的雕刻圖騰
 彩虹
目前在台23線上面,往北可以到富里鄉,不過我們要往成功鎮的方向,因此先往富里的方向,再進入小馬隧道後進入小馬部落繼續我們東海岸的行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