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B:東濱騎步走(09)-豐濱鄉港口村(344)

港口社區簡介(1166K)
港口部落(Makptaay)是東海岸阿美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至今部落仍保存著嚴謹的年齡階級制度與豐富的海祭、豐年祭等傳統祭儀樂舞。每年七月港口的豐年祭已被納入內政部2013年選入台灣宗教百景之一,在人口組成中,以阿美族人口居多(包含阿美族化的清兵後裔),其他為外省籍、閩南及山地原住民。

港口天主堂

港口部落活動中心
茅草屋頂式傳統活動中心,還有雕刻圖騰藝術,讓人體會到港口部落原住民藝術家的實力
活動中心前面的八角形涼亭

港口部落海祭場

廣場有九根石柱,每一根都有刻畫部落特色的圖騰。走在其中,腦海不免想像他們每年海祭的樣貌。這裡的族人每年57月間舉行海祭的場所,傳統的海祭通常由頭目、長老或祭師主祭,而供品會準備龍蝦、魚類、酒、檳榔放在姑婆芋葉上祭拜,並且以捕魚活動來作為其開始與結束,目的為祈求居民漁獲豐收、出海平安。
園區有一條步道連接一座拱橋,可以通往另一處平台
海祭場靠近太平洋,景色優美,加上澎湃的海濤聲,體驗視覺與聽覺的饗宴,這個地方閑少人知道,因此也成為部落的秘境景點之一。
 海岸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礁石,為海蝕地形,熱愛海岸地形的人不妨來這裡考察一番

月洞風景區(台11線65.2K處)
月洞是擁有多種蝙蝠的鐘乳石洞,更是當地阿美族的神聖空間,關於月洞有幾個傳說:其一是洞中水裡有幸運兒才看得到的千年大耳鰻;另一則是月洞的水有療癒能力,曾患有皮膚病的女孩,在月洞洗浴後獲得痊癒。從前若遇上乾旱,會由寡婦在此裸身祈雨。來到月洞,可以搭乘渡船感受洞中的清涼及流傳於部落百年的傳說。
 園區地圖總覽
 走樓梯進去月洞園區囉
 需要買票憑票根搭船進入月洞唷
正式進入洞裡囉
解說員開始為我們介紹這裡的環境,每一船約15分鐘的體驗時間。由於洞穴裡昏暗,允許遊客能夠用手電筒照射,但不准使用使光燈。月洞屬於封閉型的洞穴,空間狹小,需要用撐船的方式讓船隻前進後退,如遇到遊客眾多的話則需要耐心等候。
嚮導說月洞洞中積水成池約莫5公尺,由於湖水會隨著月亮盈虧而漲落,因此命名為「月洞」,又名「月井」。洞內有鐘乳石、石筍、燕窩化石、魚頭化石等天然奇景,嚮導會一一為我們指引。
上千萬隻蝙蝠倒掛在上方的洞穴休息,非常的壯觀,前提是不可以吵到它們,否則蝙蝠會受到驚嚇,行進中嘴包也不能張開,否則它們的排泄物從天而降就吃到了要小心。
 石筍
終於看見傳說中的「一線天」景觀,嚮導解釋說:這由兩座山中間形成的景觀,後來經過地震後兩座山緊連在一起成就現在的洞穴。
洞穴深處有個小洞,一般人無法涉水進入,之前旅遊節目「大冒險家」主持人沈文程有進去拍攝過。
出來之後,外面有一座涼亭可以眺望東海岸的景觀,展望真的很棒啦~
石梯坪國家風景區(台11線64K處)
位在豐濱鄉石梯灣的南側尾端,整個區域是一個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是一個擁有豐富地貌的大自然教室,是阿美族人漁獵及採集的最佳場域;緊扣生活文化的「巴歌浪」儀式,也常在此一地區舉行。
 進入園區後步道有指標可以抵達單面山
單面山
高度約17公尺,一邊陡峭而另一邊緩斜的山,形成的原因為板塊的擠壓造成原來水平的岩層傾斜,隨著地殼抬升,底下的岩層在還水的侵蝕、剝蝕下,上層岩層也因而崩落,形成一座不對稱的山形
周圍看起來很像鹽山的石梯坪,岩石白色的成分,主要是火山灰的緣故,地質界學者稱為「凝灰質砂岩」。岩石組成成分中石英含量較高;此外白色的石梯坪上面可以看到佈滿大小不一的火山彈,火山噴發時掉落在火山灰上頭所致,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石梯坪面貌。
石梯坪的地形奇異,包含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壺穴等,景觀特殊豐富,尤其是壺穴密度居台灣之冠。
海蝕溝
再由步道前進看壺穴的景觀;前方右手邊有一個白色石雕名為《旋轉》,為德國藝術家托貝爾先生雕刻而成。
壺穴非常的多,有時候壺穴的直徑甚至超過一個人的大小
幾百萬年來,海浪不斷的掏洗石梯坪,在海蝕平台上,磨刻出許多壺穴,其中又以「蕈狀壺穴」最為特別,蕈狀壺穴豎立在海蝕平台上,在壺穴的外壁上,受到珊瑚礁分解時產生的石灰華保護,能不受到海水的侵蝕,而形成「立體」的壺穴。
 後方有一座高聳的山岳

石梯坪漁港(台11線63.5K處)
石梯港後倚著秀麗的海岸山脈,前臨遼闊的太平洋,景色樸質卻很優美,是一座小規模完整的漁港。港口周圍是全台鯨豚資源最豐富的海域。1997年台灣第一艘賞鯨船-海鯨號便在這裡首航。每年4-10月份可登船出海夜釣,靠著船隻的聚光燈就可以看見南魷與飛魚優游於水中,並且可以吃到最新鮮的漁獲,大啖海味的好地方。

石梯橋休息區(台11線62.8K處)

石門班哨角(台11線60.5K處)
原來是一處廢棄多年的海防部隊班哨,如今成為可180度眺望太平洋的休憩區。班哨北方的石門橋溪口是海龜上岸產卵的小海灘,常會看到海龜游泳浮淺。
站在班哨前端,往下觀望海蝕平台,海浪沖進海石洞後噴出,激盪出絢麗又美化的畫面,令人嘖嘖稱奇。

石門洞(台11線60K處)
石門洞是天然的海蝕洞,站在洞裡往三個不同形狀的洞口看出去,就像是將海與天框了起來,美麗又有趣。此外,石門洞也是當地居民重要的生活場域,從前無法購買鹽巴的年代,部落會到海邊煮鹽,石門洞成了最佳的地點。

大灣休憩區(台11線59K處)
入口處有一座裝置藝術石雕,為阿力亞榭‧索羅金所創作的《日蝕》
大灣是海岸公路從北到南第二個大海灣,是一個突出且居高臨下的海角,往北可以看到海岸公路,一邊倚著山勢,一邊浪花奔騰打著礫灘,是經典的花東海岸美景。從大灣休憩平台往東北方看去的海岸盡是海洗石,是醉心尋寶者的玉石天堂。海岸山脈的礦脈因地震等自然因素崩落至溪中,順著溪水至出海口,經過海水的掏洗後,停留在岸邊。靠近濱海的山坡,是傳統部落耕作的水梯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