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6C:屏東縣單車旅行(3)一林邊鄉阮家古厝、純仁醫院、鎮安林家古厝、南州七塊村張家古厝
本日行程的第三篇(最後一篇)文章:
林邊永興家園à純仁醫院à鎮安村(鎮安車站+林家古厝)à南州七塊村(張家古厝)à東港市區à大鵬灣(台灣燈會在屏東)à賦歸(枋寮民宿23:15)
林邊鄉竹林村入口
永興家園(阮家古厝)(地址:屏東縣林邊鄉文化路17號)
阮氏宅第及花園是由日治時期阮氏家族成員,當時任職高雄州內務部土木課之阮朝昂設計督造,成為高雄州第一棟洋樓,阮氏花園曾轉租給紅十字會供美國來台醫師進行原民醫療服務,爾後轉手給前立委林國龍,並將其改名為「永興家園」,再敦請當時省主席李登輝命名為「永興家園」。
後來因管理問題閒置,在莫拉克風災造成建築損壞,修護問題浮現,阮家後人阮旭揚獲知後,決意買回宅第及花園產權,申請登錄歷史建築,期能永續使用。
純仁醫院
建於1920年,距今百年歷史,為一紅磚黑瓦建築,是由阮朝堪先生所建,與隔壁的永興花園,都屬於阮氏家族的。日據時代阮家活耀於正醫商界,至今最有名的就是阮綜合醫院(成立於1946年),位於高雄市苓雅區。
現在屋主為阮華南先生,而其父親堂弟阮朝日曾任日據時代「新生報」總經理,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
洗石子的材質搭配紅磚顯得相當樸實
穿過門柱可以看到圓環式的前院設計,中央的大榕樹下更有著一座石燈籠
接著繼續往屏124鄉道前進,到達鎮安村庄
鎮安車站
過去曾為台灣鐵路管理局東港線的端點車站,為一個招呼車站,目前配合南迴鐵路電氣化工程,年底(潮州-枋寮)段電氣化通車
鐵路平交道後續走屏124鄉道(永和路)至鎮安社區
林(西河堂)家古厝(地址:屏東縣林邊鄉光明路19號)
約建於1920年代,近百年歷史,目前無人居住,但旁邊的小偏房則是屋主居住的地方,其擁有人是林家第6代的子孫林正洋先生,而這房子是由第三代建造的,林家開基主林肯先生是由福建省移民的,以務農維生而林肯先生兩個兒子林番王及林新基(即是第二代),他們與鴨舖輝之間也有宗親的關係(擷取自網路資訊)
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非常的有看頭,可見當時他們身分地位算很顯赫的
南州鄉。七塊村張家古厝(地址:屏東縣南州鄉七塊路28號)
「旭昇居」位於南州鄉七塊村(舊地名為七塊厝),為日據時期七塊厝保正與溪州信販購利組合長、東港郡畜產組合代議員與自治改正後林邊庄第一屆協議會議員張朝輝的故居。
張朝輝從事米糧與畜產養殖是昔日林邊庄中屈指可數的實業家。在七塊厝保正任內,積極爭取村里建設,深得七塊厝鄉民所敬重。
1941年,高雄州特高組長警部仲井清一捏造事實與虛構案情,「以企圖集結澎湖、高雄、東港等地的漁船擬以協助中國國民政府軍登陸台灣」的罪名,陸續逮捕郭國基、吳海水、陳江山、洪約白等人,張朝輝也被誣陷餐與叛亂,於1942年被捕入獄,三年後判刑十年,1945年6月不幸冤死獄中,為東港事件受難者之一。
「旭昇居」大門口設置圓形花台、形成右進左出的順暢動線。而繞過花台,映入眼簾的則是中央山牆上的老鷹泥塑與左右護龍山牆上獅子。山牆上作工繁複精細的卷草、勳章、簷牆、瓶式欄杆,而寬敞的簷廊與整齊對稱的柯林斯柱列,均彰顯出西方時尚的品味。
正廳為五開間,屋頂為抬樑式屋架,擺設肅穆典雅,左右壁板均為南部彩繪大師陳玉峰畫作,仕女、仙翁人物與花鳥山水彩繪,題材豐富,保存完善,令人大開眼界。正廳後方作出簷廊,設對稱廊柱,牆身台度下做龜背紋飾。原後方果樹,因宅院保全與管理之便而整除,綠意稍失。
「旭昇居」建立於1927年,宅名「旭昇」乃取自張朝輝別名。「旭昇居」位向坐東朝西,採單近雙護龍三合院形制,搭配巴洛克裝飾的山牆泥塑與西方柱式、簷牆、迴廊,屬於閩洋融合式建築,而是內格局則為日本和室風尚。宅院十分寬闊,前後椰林婆娑,洋溢著南國風味,而大門與院牆氣勢雄偉,宛如官邸豪門,是屏東縣在日據時期的建築中,難得一件且維護完善的民間宅第。
接著就騎到東港市區用餐
吃完飯後就前往大鵬灣的台灣燈會,結束後再騎乘單車回到枋寮民宿,收束今日的行程
台灣燈會在屏東(主燈黑鮪魚搭配無人機表演)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