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05A:台中市中西區街屋歷史走讀(1)-民權路、台中市役所、台中州立圖書館、仁慈醫院、台灣府儒考棚、成功路、建國路

台中舊城區的重要性包含空間結構與歷史文化的紋理,在100多年前從清代聚落形成、劉銘傳建省城、日據時期都市規劃、鐵路通車帶來南來北往的人及商業鼎盛、又隨著街道狹小商業中心轉移後沒落,百年間累積了台中城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台中為台灣第一個都市計劃的城市,舊城區內有許多興建於日據時期的騎樓街屋、歷史建築、古蹟,接下來的幾篇文章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探索這個台中舊城區吧!

台中市役所

民權路、台中路街屋

這條早在1920年市街改正時期而劃出的筆直道路,位在當時繁榮的大墩街之西南方,是當時大墩街口,這條路能夠直通南區、大里、霧峰、南投等地,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聯外道路。在此大量設置了行政機關與其公共設施,包含台中州廳、台中市役所、台中州立圖書館、醫療院所(黃小兒科、仁慈醫院)都在這條路上。

台中市役所(西區民權路97號)   初訪日期:2015.09.18

台中市役所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完工,由「台中廳公共埤圳聯合會事務所」使用。大正九年(1920)後因行政區劃分改為台中州轄下的「台中市役所」,屬於近代大型官署建築

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之後,臺中市政府移至原台中州廳辦公後,先後作為「臺灣省日產處理委員會臺中辦事處」、「陸軍第54軍司令部」及「臺中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1972年成為「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1986年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黨部搬遷後,臺中市政府收回做為「臺中市政資料館」、「計畫室延展股」、「臺中市政府新聞室」,後為「臺中市政府社會局」;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建築結構受損;2000年~2003年,再改為「臺中市政府交通旅遊局」。2002年7月,登錄為台中市歷史建築。2004年古蹟修復工程完成後,隔年被定位為「台中故事館」,以「台中在地人文故事」為主題舉辦各式藝文展覽與活動。2016年2月委外由古典玫瑰園經營為台中市役所文創園區,一樓改為咖啡館、二樓以上為藝術中心,後方建物改為日式餐館與文創商店,至2021年1月結束營業。

主入口置於街廊轉角處的空間格局,以及大型圓球屋頂與山牆窗戶開口上的複雜細膩的徽章花草裝飾等,又接近巴洛式欲營造富麗堂皇宮殿式建築,山牆有加勳章飾

木構造古典式圓頂,內有小室周開圓窗。

台中市役所採「辰野式建築」,紅磚白飾條的元素

紅白相間的拱窗特寫

台中市役所側門特寫

老虎窗

轉角設主要入口為挑高二層前柱式門廊




建物四周的泥塑飾紋都很精緻

對面的台中州廳目前整修當中,預計年底開放

台中州立圖書館(民權路x自由路二段2號)

車水馬龍的自由路與民權路的岔路口,這棟紅色三層樓的磚造建築,面積461坪,建築前身為「台中州立圖書館」。

台中州成立後,各個行政機構也隨之產生,其中州立圖書館也隨之成立,然而成立過程也相當艱辛,起初借用各棟現有的建築空間作為圖書館使用,如1923515日開始使用臺中州知事就官舍二樓為臨時館址,1925316日,台中州立圖書館遷移至大屯郡役所。隨著都市人口與讀者及書籍增加,興建專用的圖書館成了必然,而後台中州政府以昭和天皇御大典名義,台中州立圖書館的新館舍興建,從192810月興建到192910月擴充館舍竣工啟用。

不過在台中州立圖書館(今合作金庫)建設前,1928514日發生了「台中不敬事件」,為韓國獨立志士趙明河刺殺久邇宮邦彥親王的事件,然而趙明河刺殺失敗處以死刑。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台中縣立圖書館,194636日改為「台灣省立臺中圖書館」,而後一直使用到1972年,新建設的省立台中圖書館建設完工後遷館,原址售予合作金庫銀行改作金融機構使用至今。2005316日,台中市文化局將建築登錄為市定古蹟。

建築主體為二層樓L型,整體呈折衷主義風格。主要立面與構造保存原貌,室內格局也保留圖書館使用特徵,亦是全台少數現存州立圖書館重要案例之一

建築帶有哥德風格的近代洋風建築。建築量體於主次入口以菱形紋樣、尖拱狀壁柱、城垛浮雕等中世紀裝飾語彙形塑哥德風格,磚砌建築立面張貼北投面磚,以簡潔材質對比洗石子浮雕,呈現昭和初期建築特色。






位於合作金庫對面的三連棟街屋

台中浸信會(自由路一段99號)

建造於1955年,是中台灣最早的浸信會,教堂建築也是五十年代的經典之作

民權路124號連棟街屋

民權路96~98號街屋

左邊這一棟屬於巴洛克式街屋。1937年所出版的《台中市地圖》,這裡被標示為"潮田館"於《臺中商工案內,昭和十六年》中,潮田館的商業登記中歸類為「旅人宿業」,可以得知潮田館是一間旅店。戰後的使用狀況,曾作為機車行使用,右邊改建成立面格局像「田」字的街屋,曾作為為龍生婦產科,後改為和平中醫,如今街屋上殘存著「和平中醫醫院」的招牌漬痕。

比一般街屋更寬的幅度且更華麗的鮑魚飾山頭,都見證它曾經不凡的身價

民權路69號

位於繼光街岔路口,騎樓還能看到舊時拱廊裝飾

民權路37號街屋

民權路16號-西川中藥行

這棟外觀擁有漂亮雨淋板的木造房舍,前身為「西川中藥行」,創建年代不詳,據說已經有近百年歷史。此棟街屋大約有四進,相當的長,也說明著不同時期的增建。這木造街屋從2016年7月便開始動工整修,如今由瓦庫燒肉 WOW COOL進駐經營。與宮原眼科相比,更保有了老街屋的風味。

木造街屋的後面,則有連棟的紅磚屋,位於民權路14巷旁





民權路13號

此棟為加強磚造之三層建築,只有街屋的山頭有圖樣,側邊還有正面都被遮擋,無法看出原貌

綠川東街8號建物(近民權路)

台中路36號-仁慈醫院

創建歷史不詳,但女兒牆的設計體現出昭和時代的建築美學。該醫院街屋頗有折衷主義的味道,沒有太多浮誇的雕飾。

樓頂上的木造加蓋,從木造加蓋上的雨林板縫隙中,還可以看到內部的竹編泥牆結構。


八角窗

樓頂女兒牆凹凸裝飾,窗戶形式多樣,像是八角窗、角窗、圓拱窗長條形的窗戶等都在這棟建築物看得到

民權路與三民路二段4681012號五連棟街屋

位於民權路與市府路交界的民權郵局,車輛有snoopy的圖樣

台灣府儒考棚(府後街38-8號)

原為清光緒十七年(1891)新建省會臺灣府小北門街內建築群之一,俗稱「考棚」,為台灣僅存的考棚建物以及現存少有的清朝官署建築,尺度、工法及用材均極為罕見,於2006年11月17日公告為台中市定古蹟,透過強化玻璃、鋼棚架的新舊工法妥善保存文化資產,並在2019年12月修復完工。完工後委由民間公司活化經營,由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與 Coffee Stopover 主理人張書華跨界組成「中島/G.LAb」團隊進駐,他們希望能以「臺灣府儒考棚」打造出屬於台中的生活風格美學實驗場域,透過策展、編輯概念邀請各領域跨界合作,從圖像複合思考,遊走於扁平到立體化的實驗概念設計

對面有好幾棟矮房,都有相當久的歷史了

廣場上特地保留清代科舉時的座位,在當時稱為「考房」的座位空間窄小,為了防止作弊,座位是一格格的設計。

建築主體為五開間,均為福州木構架工法之官署格局作法,正間抬樑,左右次間穿斗,前後有軒,圓形柱珠,設色以黑漆為主,二側有附屬房舍,並殘留有台灣日治時期遷建後之加設隔板構造痕跡。

中間的書牆,均可以自行拿取閱讀

商品有T恤、環保購物袋、筆記本、原子筆、桌曆….等相關的周邊商品

此展場不定時更換場內展覽藝文作品,因此遊客每次來都能欣賞到不同的作品



挑高的屋頂,空間寬敞,逛起來就蠻舒適的

儒考棚屋樑樑柱均以福衫材為主






「中島/ G.LAb」 也根據策展主題企劃舉辦講座與相關課程,讓遊客能有不同的感官體驗與創意思維。

TAICHUNG CITY RIVER的燈飾形象牆

考棚建築所使用到的各個樑柱,上面有標示樹木名稱等介紹

修復團隊仿作捲棚構件,讓民眾能近距離了解構造形式,保留捲棚部分拱形椽條。

地上刻有竣工銘碑


成功路街屋

成功路是日據時期市街改正而規劃的筆直道路,位在繁榮的大墩街之東方,當時直接穿過大墩主要街道,因此此條路也留有不少老屋的身影。這條路是單行道,我們一路從市區往車站的方向來探索囉。

成功路253號-何藥房

據傳藥局約為明治四十四年(1911)開始開業,是大正時期的建築代表,街屋的建築形式也為那一時期的街屋風格,由紅磚建築搭配仿巴洛克紋飾,頗具美感。

紅磚的立面配上由抿石子的表面與浮雕裝飾,頂樓牆面上還有鮑魚紋飾,屋內在戰後以拱門形狀的磚砌作結構做補強。牆面上的模糊字樣寫著:「西漢丸散、蔘茸燕桂」可看出當年醫師對中西藥理的專精與自負。

何藥房對面的成功路292294296號,三間連棟式磚造木構房舍,應該至少有70~80年以上的歷史了。

成功路130~134號街屋

這三連棟建築物據說已經有近百年歷史



成功路170號屬於仿古建築

成功路160號-英光寶石銀樓

外觀以洗石子做為立面的材質,並以綠色與土黃色進行街屋表面的配色,立面以長條狀,帶有凹槽紋路的窗柵與長條窗戶所構成,柱頭頂端便沒有多餘的裝飾,以簡單的以幾何圖案,以及騎樓門面的以扇貝作為表面裝飾,具有折衷主義建築的特徵。頂層窗戶被設計成拱門型,立面也未使用圓柱,一樓柱子與樑還有浮雕紋路。

成功路152號、自由路二段交岔路口

成功路91~97號連棟街屋



大量菱形裝飾其中,並用線腳來勾勒出假石材的外觀


成功路9799號街屋


成功路84號-老濟生中醫(藥房)

此街屋是一棟木構造建築物,在中區經營醫療養生已餘百年歷史。一樓作為營業店面,二樓、三樓則是製藥空間,是祖傳三代的地方名醫所傳承留下的起家厝,這種循古方製作經營的老中藥行,在現代多已凋零不多見,極具社會教育意義及臨床醫療參考價值。

至於老藥房未來營運之規劃,擬朝向「中醫文化據點」之概念發展;㇐樓延續其中醫診所之使用,以傳承古法製藥;將原先為倉庫使用之二樓,改建為中醫體驗教室,邀請鄰里居民㇐同製作養生花草茶,同時也能學習中醫養生之道。

成功路37號街屋

位於綠川東街岔路口的兩層連棟街屋,騎樓被鐵皮圍繞,前身為為永森企業的總公司,騎樓柱子淺綠色的十三面溝磚、洗石子的騎樓台度、幾何形窗花、木製窗框等元素,在舊市區的街屋屬於少見的做法

綠川西街三連棟木造街屋

成功路25號-原豐中戲院

靠近車站的豐中戲院,基地面積353坪,仍保留著古早戲院面貌。

豐中戲院是台中前市長張溫鷹的家族所經營,成立於1948年,前身為歌仔戲。首映的開場戲為香港粵語長片《花月良宵》,不過當時的豐中戲院仍有夾雜著劇團進行演出。後來豐中戲院進行相關改建,如19517月底也曾進行內部裝修與外表改建,便也變更營業模式,以放映中西片為主。1952年時又進行整建,便如今所見的豐中戲院,因為鄰近火車站,更吸引到彰化、台中縣豐原等地居民來看首映的西洋片。然而隨著中區的沒落與各式影城的興起,豐中戲院也在2002年熄燈。

自戲院歇業至今近二十年,建築物目前為閒置狀態,無法一窺其室內空間。

建築物近八十年歷史,是台中歷史悠久的老影院

建國路街屋

位於火車站前的主要聯外道路,因此也保留幾棟歷史街屋。位於建國路與八德街交叉口旁有四棟紅磚屋,有三棟形式相同,而二層樓高的紅磚街屋,這三棟街屋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都有磚砌拱門型梁柱,這三棟街屋還有一個日治建築的特點,許多日治時代的街屋以三開間為主,建築的迎面間數稱為「開間」,或稱「面闊」,樑與樑的間隔為一開間,這三棟街屋在建築的立面上開了三個大窗戶,而這三棟間屋的其中一棟,還被漆成艾青色。

三棟破敗的木造街屋

建國路171、173號街屋

建國路155157號街屋

位於建國路159巷弄口拍攝

位於建國路159巷內的木造房屋,側邊為鐵皮加蓋

位於車站廣場的木棉花樹,三月份正值木棉綻放期間(2022.03.17 拍攝)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0-010A:慢城南庄系列(I)-南富村(063)

2016-032:嘉義縣朴子市-朴子老街區巡禮、第一零售市場、樸仔腳夜市、宏賓旅社、牛挑灣社區、德興社區(239)

2020-010B:慢城南庄系列(II)-員林村(063)

2020-018C:日月潭新山味邵族風味餐廳

2020-029B:高雄市楠梓區(II)-右昌楊家古厝、林家古厝、元帥府、援中港溼地公園(171)

2019-010:嘉義縣義竹鄉古蹟巡禮(240)

2020-047B:高雄市大寮區(II)-潮寮吳家古厝、山仔頂陳家古厝、共益磚窯廠遺址

2019-029A:彰化縣和美鎮雅溝社區造訪

2020-023A:漫城南庄系列(III)-走訪南庄東村、南江村老街(063)

2015-045A:台中市南區(I)一林氏宗廟(林祖厝)